手机看新闻
因业主恶意炒作房价,让曾经火遍的合肥又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而相隔千里之远的西北城市银川因房价涨幅硬挤进人们视野,而看到银川这样,榆林不少群众发来消息表示不服。就这样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三个城市都在刷新网友们的认知。
这个城市又火了,不过是因为炒作房价
3月18日、3月23日,合肥市公安、市场监管、房产管理等相关部门联合对“博澳丽苑”小区业主凡某、邵某,“大溪地”小区业主孙某、潘某,“中铁国际城”小区卫某等5名人员分别进行约谈教育,要求涉事人员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房住不炒”政策,充分认识错误,立即消除影响。有关部门对其中3人采取限制本市商品房屋交易措施。
上一次还是因为合肥房价涨幅位列全球,刷新了人们对合肥的认知。国务院的一直批文,让这个南方"没什么存在感"的省会城市瞬间占据C位。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事实上,从去年年底开始,合肥出现类似二手房小区业主联合炒作房价的事件就已经发生过多起,每次均有处罚,但似乎“屡禁不止”。
去年11月,合肥市滨河、包河周边就陆续有一些小区业主在社交平台中集体谋划涨价。从网上曝光的消息看,这些业主希望大家“按照指导价调解挂牌价”,并且表示“任何贱卖行为必将受到全体业主的唾弃”。
很快,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发文表示,将积极应对部分小区业主“抱团涨价”网络舆情。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据工作职能,各司其职,联动协作,严格规范房产中介公司线上、线下房产信息发布,坚决查处虚假信息,坚决维护房地产交易市场秩序。
今年1月,合肥又有个别小区业主擅自成立所谓“房价指导委员会”,并通过微信群等社交平台发布集体涨价言论,对业主提出挂牌指导价,比如10层以下及顶楼2.3万~2.4万元/平方米、10层以上及顶楼以下2.4万~2.5万元/平方米。
合肥随即发布通告称,对涉嫌煽动集体涨价、恶意炒作房价的业主,由网信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及时约谈当事人;房产管理等部门暂停其办理相关二手房网签手续,并采取限制其买卖住房等措施。
这次的事件则是有量变产生质变的结果。
西北深处的涨价“狂魔”
中国房价涨得最猛的城市是哪个?不是深圳,不是上海,是银川,一个存在感很少的西北省会城市。
就在去年,银川以14.2%的房价涨幅登上了胡润2020年度全球房价指数榜单第10名,是入围前十的中国城市。
进入2021年,房价涨速最快的城市仍是银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月份,银川新房同比涨幅为13.9%,;二手房同比增长9.7%,仅次于涨幅15.3%的深圳,排名第二。2月份,银川新建商品房价格同比上涨14.9%,仍是;环比上涨0.8%。
一个西北边陲之地,为何房价涨幅能长期盘踞榜首?有人将之归责于媒体过度解读引发炒房者进入,也有人看到了几年间外来房企在银川拿地的疯狂,认为是土地价格上涨导致房价上涨。
有人表示不服,榆林才是最“魔幻”的
毕竟榆林当地人眼中,过去一年榆林房价的涨幅才着实惊人,如西沙、开发区等区域的大多数新房价格就是在去年一举跨过了万元门槛,周边区县跟着普涨,有的项目一房难求,甚至要求全款优先。
正如几年前的西安一样,热度空前。
各种声音众说纷纭:高地价、城棚改、供不应求、开发商炒作……榆林主要领导甚至主持专题会议,强调坚决打击捂盘惜售、虚抬房价、投机炒房等不法行为。
如今的榆林房地产市场,小户型的刚需产品已经销售殆尽,目前只有170平左右的大户型产品在售,虽说总价不低,但是来售楼处看房的人仍是络绎不绝,风沙天气也难以阻挡看房的热情。
这些年,西安房价涨,榆林也跟着涨,但因为不在国家70城监控范围内,或许除了榆林本地人,很少有人注意到榆林房价的变化。
这一切,在2020年有了转折,榆林一些县区新房均价过万,直接刺激了部分榆林刚需一族的神经。
如果最终能像西安一样,实行商品房意向登记,确认每名购房者的信息和资格,对于意向登记超过房源数的项目,采取公开透明的摇号方式,有助于打击可能存在的炒房现象。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字
14000元/平方米
13000元/平方米
9000元/平方米
16800元/平方米
8500元/平方米
5500元/平方米
3200元/平方米
6600元/平方米
12500元/平方米
15000元/平方米